白蚁是昆虫,因而具有昆虫的基本特征。其体躯分头、胸、腹三部分。头部可以自由转动,生有触角、眼睛等重要的感觉器官,取食器官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,前口式。胸部分前胸、中胸、后胸三个体节,每一胸节分别生一对足。有翅成虫的中、后胸各生一对狭长的膜质翅。前、后翅的形状、大小几乎相等,等翅目的名称就由此而来。腹部10节,雄虫生殖孔开口于*9与*10腹板间;雌虫*7腹板增大,生殖孔开口于下,*8和*9腹板则缩小,多数种类有一对简单的刺突,位于*9腹板中缘,*10腹板两侧生有一对尾须。白蚁体躯几丁质化的程度随着不同种类有不同变化,一般有翅成虫的体壁几丁质化高,且硬,工蚁体壁几丁质化较浅,而软。体躯的毛随种类而异,有多有少,有的近于裸露。体色由白色、淡黄色、赤褐色,直到黑色不等。但大多种类的体色较浅淡,近于乳白色。白蚁体长一般由几毫米到十几毫米,有翅成虫的长度约为10-30毫米,但多年生蚁后由于生殖腺的发达,腹部较度膨大,整个体长可达60-70毫米,有的种类的蚁后甚至可**过100毫米。 白蚁原本是等翅目昆虫,2007年,等翅目撤销,被归入蜚蠊目,换句话说,白蚁是社会性的蟑螂,而不是蚂蚁。 为喜温昆虫,分布以赤道为中心,向南北展开,纬度越低,种类越多。其分布范围古北区北界为45°N,新北区为52°30′N,新热带区南界为45°25′S。中国除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和新疆尚未发现外,其余各省区都有分布和为害。其中,散白蚁分布北界约为40°N,土白蚁为35°N,家白蚁为32°~33°N,堆砂白蚁28°N左右。中国长江以南,种类多,密度大,南岭以南湿热地区是为害的猖獗区。能蛀食多种大田作物、经济作物、林木、果树和种苗。黑翅土白蚁对江河堤坝的破坏更为严重,素有“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”之说。家白蚁对房屋、仓储物资、埋地塑料电缆等的蛀蚀造成巨大损失。但白蚁在参与平衡森林生态系统,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等方面,也表现了某些有益作用。白蚁为社会性昆虫,所有个体都生活在群体之中,大群体可包含100万以上个体(见图)。群体成员多态性,分若干类型,通常由工蚁(或拟工蚁)兵蚁和繁殖蚁组成。多态的成因主要有三派理论:基因决定论者认为,白蚁在其发育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类型均取决于不同基因的连续作用,多态仅是一种发育现象;外激素抑制论者认为,生殖蚁在群体里会释放出性抑制外激素,抑制其他个体的生殖势能,使其不能向生殖类型发育;内分泌调节论者通过实验,证明保幼激素(JH)及其类似物(JHA)能诱发工蚁和兵蚁的产生,而JHA对补充型繁殖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内分泌调控在白蚁类型分化中起主导作用。工蚁和兵蚁无翅,虽有两性,但生育能力早期即受抑制,某些种类的工蚁或兵蚁可再分为双态或多态。工蚁在群体中数量较多,约占80%以上,体柔软,除某些高等白蚁外,几乎无色素,无眼或仅存痕迹,在群体中担负取食、筑巢、修路、运卵、抚育幼蚁、饲喂蚁后、兵蚁和幼蚁等工作,(见社会行为)。兵蚁头部有圆形、卵圆形、近乎方形或长方形等,有色素,高度骨化,上颚发达,根据上颚形状,可分上颚兵与象鼻兵两大类,无眼或仅 存痕迹,专司扞卫群体,约占群体的5%左右,少数种类缺兵蚁。繁殖蚁头圆形或卵圆形,有一对复眼,复眼的背方或背前方有一对无色透明的单眼,触角9~32节,念珠状,咀嚼式口器。胸、腹部黄至暗棕色,没有如蚂蚁的“狭腰”。翅膜质,不飞时平叠于体背,**过体长,前后翅略等,靠近翅基有一横缝,称为“肩缝”,飞翔脱翅后,翅基部残存翅鳞。原始繁殖蚁通常一对,是由有翅成虫经群飞、脱翅配对后发展而来,俗称蚁王和蚁后,它们居住在特定的“王室”里,专司交配产卵。蚁王体形变化不大,色泽加深;蚁后的腹部因怀卵逐渐变得异常膨大,如黑翅土白蚁蚁后体长可达8厘米。蚁后产卵能力高,某些土白蚁一昼夜能产卵4000~5000粒,多的可达1~2万。在家白蚁和散白蚁属的群体中,都曾发现一王多后或多王多后现象,此种情况以出现补充型繁殖蚁时较为常见。 [2]